• 微心愿,善暖万家
  • 残健共融 互助友爱之第二季度生日会
  • “为明天 为健康”广州市联合公益抗疫行动
  • “抗疫同行,爱心守护”关爱困境儿童抗疫行动
  • 语音护苗行动
  • “春之道”养生食疗小组
当前位置:首页 >> 社工资讯 >> 社工实务社工实务
不让沟通阻碍亲情的脚步—离异家庭亲子关系个案

一、案例背景 

(一)基本资料

(1)基本资料: 

小玲(化名),女,现年11岁,小学四年级学生,父亲与母亲3年前协议离婚,母亲两年前再婚并生下一个妹妹,父亲于2011年6月再婚。案主目前与父亲、后妈及爷爷一起居住。案主与父亲之间较少沟通,父亲经常打骂案主,双方因为案主上补习班或晚归的事情经常发生矛盾,案主多次遭到父亲的责罚。案主希望通过个案辅导改善自己与父亲之间的沟通方式,改变父亲对自己的棍棒教育,不要逼自己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2)个案来源: 

案主与同学报名参加中心社工开展的志愿者成长小组,小组结束后,案主了解到中心有个案服务,其主动求助社工并希望得到社工的帮助。

(二)个案背景资料: 

案主祖籍潮汕,爷爷及父亲较“大男人”主义,在家中多为权威式的家庭教育模式。案主自小就较少与父亲进行沟通,基本通过母亲作为中间人传达双方的意愿。自从2008年父母离异后,案主与父亲的沟通进一步减少。而案主父亲再婚后,案主觉得父亲与后妈之间较亲密,与自己十分疏离,且父亲忙于工作很少与自己沟通,因此双方的亲子关系进一步疏离,父亲更多地是在学业及生活上对案主提出要求,较少了解孩子的需求。 

案主觉得父亲有了后妈后就不要自己,跟母亲一样有了新的家庭就很少关心自己(案主母亲再婚后又生了一个妹妹),因此感觉自己十分孤单。但其惧怕父亲的权威而很少告知父亲自己的需求,其对于参加各种补习班感到厌倦并出现逃课及晚归的现象。案主缺席补习班及晚归的行为让父亲感到生气并多次进行责骂,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 

案主无法忍受父亲对待自己的“棍棒教育”方式,其希望改善双方的沟通方式。因此求助社工。

二、问题分析: 

案主的原生家庭破碎令她感到迷失和不安全,现在她是生活于以父权为主的后续家庭之中,后母与她的关系理所当然疏离,而父亲就如大多数的中国人父亲一样,只着眼于对儿女的管束(限制)和要求,而且倾向于用棍棒教育,忽视了儿女的情感需求和沟通需要。以现时的情况而言,案主的家庭系统只是表面完整,但其实是功能不全。而近期的关键事件,即父亲和案主对补习问题的分歧加上案主的晚归行为令父女关系更加紧张,双方矛盾加剧。

三、服务计划: 

1、介入理论。 

系统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人只是系统的一部份,在家庭中,个人处身于家庭之中,其实是有多个大大小小的系统在互动,而良性的互动和沟通会促成良好的家庭关系,家庭的照顾、关爱、育养、庇护等等功能才能发挥得好。但当家庭中出现沟通问题和障碍,家庭的功能就会缺损,家庭不单不能成为个人的安全处所,有时甚至会伤害系统中的成员,令他们出现离开系统的心思,就如现时的案主会偶尔夜归一样。

社会心理发展(成长八阶)理论。该理论认为青少年踏入青春期,会期望透过朋辈生活获得认同及建立有价值的角色;相比在小童阶段,他们对父母的说话会没那么在意或服从,因为他们的对自我价值的参考点已经扩阔到朋辈社交层面,如果父母未能明白及接纳孩子的改变而仍然固执于只管束孩子的学习和行为表现,则不久孩子及父母就会成为矛盾对立的双方,长远地影响家庭关系。

2、服务目标。

总目标:沟通有利于家庭成员化解家庭冲突和紧张,促进家庭成员角色的实施和家庭功能的正常运转。完整的沟通过程包括信息的发送、接收及反馈。沟通是一个多方传递的过程,涉及到了自我、他人以及情境三方面因素,良好的沟通应该是这三个方面之间的合理顺畅沟通。因此本个案的基本目标是改善案主及父亲的双向沟通,拉近亲子关系,令双方明白对方的情感和需要,促使他们合力重建家庭关系和功能。

具体目标: 

①给予案主情感支持与疏导。

②辅导案主及其父亲亲子沟通技巧,改变父亲对案主的棍棒教育。

③协助案主发掘自身优势,提升自身面对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个人的自我成长。

3、介入策略: 

首先,促进案主及其父亲的双向沟通。一方面指导案主父亲正确的沟通技巧,促使他使用有效的沟通方法,充分表达自己的要求及当中包含的爱护情意,另一方面则鼓励及协助案主将自身的想法告知父亲,令她可以积极主动地与父亲进行沟通,从而最终促使案主及其父亲间的良好互动,从而拉近亲子关系。 

其次,案主多年来处身父权为主的家庭及经历父母离异,无助感及无力感会影响她处理问题的能力,社工会在辅导期间给予案主个别支持,通过让案主参与中心志愿服务增强案主信心,给案主增能,让案主更有勇气与信心面对家庭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另一方面亦通过发掘案主的优势,让案主父亲了解并认同案主,从而促使双方关系的进一步亲近。

4、行动计划: 

接案,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 

与案主家庭父亲进行会谈,了解案主父亲对于问题的反馈。

协助案主及其父亲共同努力改善,制订协议,布置家庭作业。⑷鼓励案主父亲积极并用更恰当的方式向案主表达关爱。 

鼓励案主参与到中心活动或社区志愿服务中,在增强案主自信的同时实现与朋辈或社区其他成员的交流,从而感受社区、朋辈群体等给予的关爱,发掘自身面对问题的能力,实现个人的成长。 

针对双方改变情况以及沟通情况,社工定期进行电话咨询、面谈或家访,了解案主及其父亲之间的互动情况。 

跟进服务,如果案主的状况良好,工作员结案。 

四、介入过程: 

个案初期:以单独会谈为主,了解案主及其父亲想法,促进双方间的互动交流。 

⑴ 社工鼓励案主积极与父亲进行沟通,及时表达自身的想法,如针对双方争论的案主经常晚归的问题,案主需及时告知父亲自身的去向,让父亲放宽心。 

⑵ 对于案主父亲,社工亦辅导案主父亲向案主表达自己的担忧,避免责备型的谈话,而是直接表达自己的关爱,让案主感受父亲对自己的担忧并告知父亲自己的外出情况。本阶段案主及其父亲约定每两周进行亲子会谈,父亲能够于会谈中向案主表达自己的担忧,同时案主能够了解父亲的关爱并在外出时能与父亲约定归家时间或及时告知父亲自身外出情况,双方互动沟通情况有所改善。

个案中期: 

以家庭会谈为主,促进案主及其父亲学习多种沟通方式。

⑴ 本阶段社工参与案主及其父亲的亲子会谈,观察并反馈双方的沟通情况及效果,辅导双方进行良好的沟通。如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辅导案主父亲沟通技巧,学习如何更好地与孩子沟通。沟通方式多种多样,除了语言,社工亦鼓励案主父亲通过亲子出游的形式或和孩子一起做她喜欢的早餐等形式加强亲子互动与沟通。另外亦鼓励案主于父亲节或父亲生日当天制作贺卡给父亲,向父亲表达自己的爱与想法。本阶段案主及其父亲能够学会沟通的多种方式并进行实施。 

⑵ 社工鼓励案主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发掘自身的优势,提升个人面对问题的能力。过程中案主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发掘并加强自身对于舞蹈或歌唱的兴趣爱好,成为中心艺术表演青少年团队的一员,除实现案主自身的增能外,亦实现与朋辈或社区其他成员的交流,进一步给予案主能量及支持,积极面对家庭中遇到的困难。

个案末期: 

巩固个案的良好效果。针对案主及其父亲双方在沟通上的改善情况,社工定期进行电话咨询、面谈或家访,了解案主及其父亲之间的互动情况。特别是及时向案主父亲反馈案主在社区参与志愿服务、进行歌唱表演等的优秀表现,从而提升父亲对于案主的认同感,鼓励父亲参与或给予孩子更多的赞赏与鼓励,从而进一步巩固双方的亲子关系。

五、评估情况: 

案主能够积极参与中心志愿服务,同时发掘自身对于歌唱及舞蹈的喜爱与优势,积极发挥自己的潜能并成为中心歌唱青少年团队的一员,积极参与歌唱表演及才艺展示,在增强自信的同时扩大了交际圈、在掌握一定沟通技能的同时学会运用自身的能力积极面对家庭中的问题。此外,经过沟通,案主父亲不再对案主实施棍棒教育,双方能够定期进行沟通互动、或通过除语言外的沟通方式,如家庭出游、卡片赠送、共同制作美食等等的形式进行沟通互动,一定程度上改善并拉近了亲子关系。最后,案主及其父亲亦努力促进双方的良好沟通互动,如通过及时进行反馈,表达感受等促使沟通的良好进行。案主能够通过家庭、社区、自身等实现情绪的支援,同时学会主动与父亲进行沟通,并改善了部分如放学晚归、不愿意告知父亲自身去向的坏习惯,进一步改善了双方亲子关系。 

六、结案情况: 

因个案目标基本达成,案主同意结案。社工邀请案主父亲到中心了解案主参与中心服务的情况并共同进行结案会谈。会谈中案主能够积极并大胆地向父亲表达自己的想法,父亲也能够及时地给予反馈,双方沟通情况较好。当节社工就沟通的持续性,沟通的内容,双方的沟通情况现场进行总结反馈,同时通过现场角色扮演的形式进一步辅导案主父亲亲子沟通技巧,巩固并鼓励双方维持并进一步努力实现良好的沟通。会谈结束后,案主带领父亲参观中心并向父亲介绍自己参与中心志愿服务的情况,得到父亲的赞扬,双方对于本次沟通表示满意并约定结案后双方尝试学习自行沟通,如若有需求再找社工。

七、专业反思: 

1、面对青少年服务对象,因部分青少年拙于表达,社工需运用多种技巧引导青少年表达自己的感受及想法。如模拟的手法、社工自我暴露的手法来引导青少年进行情感表达。本案中社工在引导青少年分享并评估其与父亲的沟通进展时,模拟案主与父亲间的距离,从而在各节工作中了解双方的关系进展。另亦通过自我暴露,如向案主传达社工曾经于青少年时候遇到的与其相似的问题,通过社工自身适当的情感表露引导案主进行分享,从而进一步辅导案主解决问题的技巧。

2、在个案过程中要善于发掘案主的优势,通过鼓励并肯定案主积极的行为,给青少年案主增能,以便其有更大的自信或通过自身的成长来提升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3、面对重组家庭或离异家庭青少年个案,除运用优势视角发掘其优势,协助其构建自信外,亦可通过朋辈的参与或社区的参与为其构建健康的支持系统,让其感受来自于朋辈或社区的关爱,弥补部分家庭关爱的缺少。 

4、在青少年亲子互动过程中,良好的沟通既可以通过语言来实现,但其他非语言的沟通方式,如文字卡片、亲子出游、亲子烹饪、QQ等等的非语言沟通方式亦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可鼓励家长学习这些方式促进与青少年间的亲子沟通。

八、督导评语: 

本个案中社工以系统理论为主线,准确地评定案主的家庭因沟通问题而出现功能缺失,在辅导过程中清晰地以加强双向沟通为主要操作目标,再以义工服务等来为处于相对弱势的青少年案主增能,令她更有信心与强势的爸爸沟通,最终介入效果良好。其中督导对于社工能与案主父亲建立工作关系甚表欣赏,相信当中社工除了表现出诚意亦有使用辅导的微技巧令父亲愿意接受服务,当中过程如能在此个案报告中列出将增强本文的参考价值。 

督导:梁建雄(北斗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香港督导暨治理委员会副主任)

九、作者简介 

郑穗雯,广州市北斗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黄埔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长者、青少年、残康领域服务组组长,擅长青少年领域服务。

十、服务感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选择自己喜欢的,喜欢自己选择的,坚持自身对于社会工作的理想与追求,相信一定会感受到社会工作给予的温暖与幸福!

关于我们

广州市天河区惠爱社区服务社成立于2012年5月,由广州市天河区东圃供销合作社负责运营和管理,服务社坚持以“平等 参与 创新 共赢”的项目探索社区家庭综合服务的发展模式,秉承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原则 了解更多

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打造专业规范、严谨务实、品质一流的中国优秀社会工作机构。

我们的宗旨:惠泽你我,爱心传播。
我们的目标:提升个人、家庭及社区的能力。
我们的使命:培育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的专业服务团队,打造社会服务品牌,探索本土化的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发展模式。
我们的远景:让生命获得与生俱来的价值和尊严。
惠爱社区服务社承接项目:广州市车陂街社工服务站、车陂街长者服务中心


 


社工风采
  • 王家宝 理事长

    王家宝 理事长

    格言:

  • 罗思雅 出纳

    罗思雅 出纳

    格言: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见明天,但可以珍惜今天。

  • 董水娣 社区服务领域 一线社工

    董水娣 社区服务领域 一线社工

    格言:努力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 刘家茵 社区服务领域  项目主管

    刘家茵 社区服务领域 项目主管

    格言:如果你简单,这个世界就对你简单

  • 谢佩仪 家庭领域 项目主管

    谢佩仪 家庭领域 项目主管

    格言: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 郑哲迎 长者领域 项目主管

    郑哲迎 长者领域 项目主管

    格言: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翩翩起舞。

  • 张龙珍 社区服务领域一线社工

    张龙珍 社区服务领域一线社工

    格言:当世界给草籽重压时,它总会用自己的方法破土而出。

  • 黄玉梅 中心副主任

    黄玉梅 中心副主任

    格言:当我们知道联系的力量,就不怕孤单;当我们能培养出怜悯之心,便能以爱与和平作为成长的能源;当我们深信并努力贡献,在逆境中也可以找到欢愉!

  • 翟振良 中心主任

    翟振良 中心主任

    格言:只要努力,就有成绩。坚持到底,就会胜利。

  • 黎文光 副总干事

    黎文光 副总干事

    格言:我们坚信每个都有其个别的潜质、独特的能量。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电话:020-32012365

邮箱:HUIAISHE@126.com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东圃二马路49号

Copyright © 2014 广州市天河区惠爱社区服务社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东圃二马路49号 电话:020-32012365  网站建设: 力洋网络